为什么“春节”会成为世界级非遗?
信息来源:人民文化遗产 添加时间:2025-01-02 浏览次数:141次

(走进中国非遗馆,探访“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主题展)

【春节历史探源】

人民探源,文明互鉴。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申遗背后有着哪些故事?“中国年”何以成为“世界年”?“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主题展又是什么?和人民探源一起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前后,全球华人都围绕着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主题欢庆一佳节。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

大屏幕播放春节宣传视频。新华社摄)

春节源自农耕生活。在农耕时代,四季的更替决定了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开始,“年”的概念愈发深刻,人们对新一年生产和生活的期许、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成“年”的主题。人们的表达,落到行动上是各种各样的民俗,大到庙会,小到剪纸。中国各地的年俗自具风采。

【春节申遗探源】

春节的申遗,不是一蹴而就的。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囊括了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

2010年,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就开始呼吁春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在2010年迎接虎年新春国务院参事室春节文化论坛上作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的主题发言。

冯骥才提到,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不经意中可能丢失的年味。冯骥才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以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在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春节申遗文件中,有一份冯骥才的知情同意书。同意书中写道:“春节是熟悉和认知中国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是最具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申遗文本如此描述:“‘过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延续性。这一项目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多种社会习俗,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它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冯骥才关于春节申遗知情同意书)

在春节申遗成功后,冯骥才认为春节的传承人是全体中华儿女。他撰写的文章《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到:“大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少数身怀绝技的传承者,而春节的传承人却是全体中华儿女。一代代中国人不仅仅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春节文化的创造者。全民努力过大年,一贯而下四千年,是多大的文化创造力!因此,我们的春节文化才如此深厚、灿烂、魅力无穷。可以说,我国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万里长城,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春节。大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少数身怀绝技的传承者,而春节的传承人却是全体中华儿女。一代代中国人不仅仅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春节文化的创造者。全民努力过大年,一贯而下四千年,是多大的文化创造力!因此,我们的春节文化才如此深厚、灿烂、魅力无穷。可以说,我国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万里长城,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春节。”

【“过年——春节主题展”探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春节申遗成功后推出首个“过年——春节主题展”,通过300余件全国范围内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作品,让观众无论来自哪里,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年味。

展厅入口是“清徐彩门楼”,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项非遗技艺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历经改进,由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到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

展览叙事从冬至开始,至元宵节结束,分为序厅辞旧迎新、欢聚祝福、乐岁弦歌和普天同庆五个主题单元。

序厅主要梳理春节的起源和发展,展示春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辞旧迎新”单元主要描绘以腊八节为重要标志的忙年阶段;“欢聚祝福”单元主要讲述除夕夜祭祖守岁、阖家团圆,春节开始拜贺新年、走亲访友的内容;“乐岁弦歌”单元主要展现元宵节时龙舞狮跃、游园赏灯,以及各地民众载歌载舞的热烈欢庆景象;“普天同庆”单元通过“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相关内容,点题展览,展览从12月21日(冬至)开启,将持续至2025年3月2日。

【中国春节的文明互鉴】

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已经不只是专属于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正在持续走向世界,可以说春节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23年12月,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传统大节在韩国、新加坡、日本、缅甸、越南等国欢庆;作为法定假日在美国纽约州、马里兰州等地组织游行、烟火表演等;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舞龙舞狮、烟火爆竹,还有喜气洋洋的“中国红”和很多地标建筑如埃菲尔铁塔、伦敦眼、悉尼歌剧院等共同为春节亮灯。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发表春节贺辞,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

可见,春节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正得到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春节申遗成功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