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非遗+旅游”大有可为
信息来源:东南网 添加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37次

“近年来,福建省在‘非遗+旅游’领域所展现的活力和成果尤为突出,值得我们深入总结与推广。” 4月19日,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嘉宾、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王晓峰认为,在文旅融合逐步迈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大潮中,非遗所承载的历史温度和人文厚度日益彰显。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不仅能满足游客多样化、沉浸式的文化需求,也为文旅产业创新带来强劲动能。

在王晓峰看来,福建在非遗融入旅游的探索中,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核心理念,以闽北、闽南、闽东、闽西四大板块为依托,将非遗要素深度融入旅游产品,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形成了多点开花、百花竞放的良好局面。

闽北生态人文相辅相成——武夷山围绕大红袍制作及建盏烧制等非遗项目,推出“制茶—品茶—研学”全流程互动。闽东古镇活化与都市传承并行——宁德霍童古镇充分利用线狮技艺与历史街区的互补优势,开辟沉浸式旅游线路。福州三坊七巷将闽剧、闽菜等市级、省级非遗项目有效融入街区文创与公共活动中,闽南海丝文化注入国际魅力,闽西红色文化与客家风情叠加。“通过这些实践,福建成功探索出一条依托‘山海资源+多元文化+活态传承’激发文旅新动能的道路,为全国‘非遗+旅游’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在王晓峰看来,未来福建应持续发力“非遗+旅游”融合,通过技术赋能场景、延伸海丝文化叙事、深化闽台融合、坚持生态与文化并重、守护文明根脉,把非遗的“多样性、独特性、体验性、参与性、生活性”转化为游客体验中的“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好用”,接续书写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