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或者喜庆日玩龙灯,不少人见过,但你不一定见过玩蛇灯的。在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就有一项特殊的传统灯艺——洋蛇灯。可别小看了这洋蛇灯,它可是唯一入选国家级 " 非遗 " 的蛇灯,更重要的是,玩这洋蛇灯可是规矩多多 ……
" 洋蛇灯 " 的故事多
从肥东县城一直向东约半小时车程,就来到了包公镇。一千年前,这里走出了世界闻名的包公,一千年后的今天,这里依然不简单,特别是境内的大邵村。表面上看,大邵村和别的村庄没什么两样。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子里,居然还有一座 " 潜龙宫 ",而 " 潜龙宫 " 里供奉的可不是龙,而是他们的镇村之宝——洋蛇灯。
推开 " 潜龙宫 " 两扇厚厚的大门,一条盘踞中间五六米高的大蛇跃然眼前:蛇头栩栩如生,蛇身鳞纹历历可现 …… 大邵村为何供奉这样一个蛇灯呢?" 这洋蛇救了我们祖先,我们当然要把它供起来 ……" 说起洋蛇灯,村民们都纷纷围了上来,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元末明初的一天,元兵溃败,散兵游勇四处奔逃。一队元兵逃到位于肥东县东山脚下的大邵村,全村男女老少四散逃命,村里只剩下邵姓婆媳二人,因媳妇身怀六甲,只得躲在东山山洞里栖身。进村的一小撮元兵饥渴难忍,正准备点火做饭时,发现大队明兵追来,惊恐万状的元兵便拼命往东山上跑。不巧的是元兵也发现了山洞,躲进去后忽见洞内有两位妇人,顿时兽性大发,欲图不轨。婆婆见状上前跪拜求饶。凶恶的元兵哪肯放过,用力推倒婆婆,媳妇见状,发出惨烈的哭喊声 …… 正在危急之时,忽然,山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只听洞口草地 " 嗖嗖 " 有声,一条身长数丈的白蟒飞下山崖,直扑山洞,口吐蛇珠,直逼元兵,元兵吓得四散逃遁 …… 不一会又风停雨住,艳阳高照,婆媳安然无事。她们欣喜若狂,面对东山叩拜不已。邵家人认定救命巨蟒一定是东海蛇神。为纪念 " 蛇神飞降,人口平安 " 这一逢凶化吉的大事,于是扎起蛇灯,取名 " 洋蛇 ",寓意海洋蛇神。自此后,邵氏后人便一代传一代玩起了洋蛇灯,一直玩到今天,玩成了国家级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作为合肥市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遗’之一,这种以蛇作为家族图腾的文化现象在全国都很少见,因此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把洋蛇灯誉为‘中华一绝’,据我们了解,洋蛇灯是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的蛇灯。"70 多岁的洋蛇灯非遗项目传承人邵传富告诉我们。
○洋蛇灯表演
为何 18 年才玩一次
其实,洋蛇灯能成为国家级 " 非遗 ",除了有优美的传说外,还因为蛇灯的制作工艺技巧极其复杂,表演时有一系列严格的 " 规矩 "。可以说,它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信仰、民间口头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体。这其中有一条规矩就很耐人寻味:洋蛇灯 18 年才玩一次,平时是不能随便乱动的。
为什么 18 年才能玩一次呢?答案还在那个优美的故事中。
原来,邵氏婆媳回村 99 天后,媳妇喜得贵子,取名邵思明,意即盼望明朝政权的建立。思明从小聪明过人,知书达理,练就一手扎灯绝活。到了 18 岁那年,母亲觉得儿子成人了,懂事了,于是就把 18 年前遇难时幸得海蛇相救一事告诉了儿子。知恩图报的邵思明就从这年开始和村人扎出蛇灯纪念蛇神,并且规定以后每 18 年玩一次,每玩一次蛇身增加一节,大约 1.60 米,寓意一代人又成长起来了。" 一开始的蛇灯才几丈长,你看现在已有近百米了。" 邵传富指着洋蛇灯说。
据了解,完整的洋蛇灯前导有蛇珠,蛇珠是 99 个小角组成的圆球。蛇身内有 99 盏灯,以此纪念蛇神保佑降福后 99 天临产,蛇身用竹片扎成鳞状,外蒙白布,不绘鳞,晚上玩灯时,腹内烛光照耀,现出满腹鳞纹。蜡烛插在一个圆形的上下垂直能转的直径上。玩时不论侧旋,还是翻滚,烛心始终朝上,不会熄灭。
" 按照现在观点,每 18 年玩一次也是很科学的。" 邵传富说," 洋蛇灯每玩一次都要一切从头开始。它工艺技巧极其复杂,绑、扎、凿、勾、翘、压等方法多样,不是一个艺人就能独立完成的;选材上也非常讲究,主要的毛竹、桑皮纸、黄麻、蜡烛、珠等材料都有专门的产地。更重要的是,洋蛇灯在表演时还有严格的程序。在以前经济不发达时,如果每年都玩,人力、财力肯定跟不上的。"
那么,洋蛇灯在表演时到底有着怎样严格的程序呢?
首先是出灯。相传第一次出灯时,邵姓家族还在祠堂设坛祭祀,由邵思明母亲领着思明和邵姓乡亲,一步三叩首一直到东山洞口,以示感恩戴德。邵姓所有灯队队员按照主玩、领玩、蛇头玩依次参拜蛇神,参拜后,起灯,蛇头和蛇身相接,并用大红绸布包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出灯时,前面四对牌灯,一对写 " 风调雨顺 ",一对写 " 国泰民安 ";一对写洋蛇灯的来历,一对写灯艺简介,牌灯后有两个 " 三眼铳 ",装置火药,以炮助威。后面紧跟 20 管笛子、两个大抬鼓。其次是玩灯,这是最精彩的一环。在玩的过程中有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几个精彩动作,这个过程蛇灯舞得高潮迭起,精妙无比。最后是收灯。洋蛇灯回村大约离村一里处,用三眼铳鸣炮迎接,邵姓所有人家鸣炮接灯,给蛇神接风洗尘,稍后便将蛇头放置在玩蛇头的人家,设坛膜拜,每位玩蛇的邵姓演员挨个一一向供着蛇头的香坛作揖磕头。随后每个人带上一节自己舞着的蛇身回家保存,等到下一次出灯时,必须重新扎制一个全新的蛇灯。最引人关注的是,收灯时还以 " 说好 " 庆贺,这说好词共 44 句,描述了舞灯的全部细节,趣味横生。
当然,随着时代的推进,洋蛇灯的有些程序也进行了变化。例如,现在已不需要每人带一节蛇身回家保存了;如今蛇身中的蜡烛已用电代替,既安全又增加了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门独特艺术,也打破了 18 年一演的规矩。
○洋蛇灯的经典动作 " 摇大车 "
传承与保护之路
一条巨蟒盘旋而上,仿佛直达天庭。它硕大的嘴里伸吐着红色的闪电似的蛇信,一层层盘卧如宝塔的粗壮身躯,扫帚一样有力散开的尾巴。整个阵势如皇帝出行,居高临下,威仪赫赫 …… 虽然我们无法现场看到洋蛇灯的表演,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那种磅礴的气势,特别是随着长度增加,参演人员会越来越多。那该是怎样一个阵容恢弘、锣鼓欢腾的场面呢?难怪有专家说,全国各地的灯种品类繁多,但大邵村的洋蛇灯独一无二,仅此一孤本。
据了解," 洋蛇灯 " 从 1984 年庐州第一届灯会开始到合肥、店埠表演,之后又多次从偏僻的山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间的打谷场登上省、市体育馆的大舞台, 每次外出回村后,全村鸣炮接灯,给蛇神接风洗尘,三日后才可撤坛熄灯。1993 年 10 月,中国相声节在合肥举办,在 25 日晚 8 点的开幕式上," 洋蛇灯 " 准时出场,场内数万观众欢声雷动,经久不息,连外国观众也跷起大拇指直喊 "OK",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曾对 " 洋蛇灯 " 作了专题介绍,称其为中华一绝。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洋蛇灯工艺技巧复杂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即使是年轻时学,也要到 50 岁后才能学成;再加上时下一些年轻人对其已不感兴趣,造成后继乏人的局面。而且,由于扎灯材料要求严格特殊,现在有些材料的传统采集地已不复存在,客观上也制约了洋蛇灯的延续。由于蛇身逐次加长,制作洋蛇灯、表演洋蛇灯的人要越来越多,就拿现在近百米长的灯来说,一场表演下来需要 141 名演员相互配合。但现在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玩灯人员缺乏,起一次灯非常困难。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全民逐渐重视非遗的今天,洋蛇灯传承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已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比如,邵传富的二儿子邵二勇已将 " 传承 " 这项任务担在了肩上,因其好学且力气大,成为父亲的传授对象,洋蛇灯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作为一种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古老的洋蛇灯印证了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相信它定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