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探访锡伯族的多彩年俗
信息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添加时间:2022-02-11 浏览次数:386次

1月21日,农历腊月十九。虽然距离除夕还有一个多星期,但是沈阳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社区的锡伯族村民谢岩家已经办起了迎新家宴。从清晨开始,身着锡伯族传统服饰的谢岩和亲友们便忙里忙外,洗菜、和面、打扫卫生,好不热闹。

院子里架起了两口大铁锅,色泽鲜红的五花肉在锅中翻腾,香味在院落中弥漫开来。“熟了以后,肉用来做扣肉,排骨可以炖酸菜,这都是我们的传统美食。我们今天一共有13道菜呢!”谢岩热情地介绍着。

沈阳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锡伯族聚居区,有3个锡伯族聚居街道,27个聚居社区,全区锡伯族人口近3万人。

近年来,沈北新区十分重视锡伯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了锡伯之乡牌楼、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中国锡伯族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与此同时举办了“歘嘎拉哈”大赛、锡伯族传统射箭大赛、抹黑节等一系列民族节庆活动。通过对锡伯族“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深入挖掘,不仅保护了锡伯族特色民俗文化,还促进了文旅融合,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民以食为天,锡伯族是个极其重视饮食的民族。”聊起锡伯族的美食,沈北新区文化旅游中心调研员傅永林说:“每逢佳节,在锡伯族的团圆宴席中,六碟六碗、锡伯族大饼、炸南瓜面粿、酥白肉、锡伯族花菜、辣罐、千子、闷子等特色传统美食都必不可少。”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被端上餐桌,多元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青年人在厨房里忙碌着,老人和小孩则在炕上玩起了“欻嘎拉哈”,这是一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锡伯族特色文化活动。“嘎拉哈”就是羊的膝盖骨,“欻嘎拉哈”时还要准备一个金属小球,金属小球叫“码头”。大家围坐在一起,把众多“嘎拉哈”放在中间,再将“码头”抛起,迅速抓起“嘎拉哈”并接住“码头”,谁一把抓起来的“嘎拉哈”多,谁就获胜,这寓意着抓出新年好福气。据了解,兴隆台街道还建立了“嘎拉哈”传习基地,每年春节前后都会举行“欻嘎拉哈”比赛。

除了“欻嘎拉哈”,锡伯族人过年时也会写春联、剪纸、包饺子,在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还有更具锡伯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射箭比赛、摔跤比赛、锡伯秧歌等,让锡伯族的“非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截至2019年,沈北新区共成功申报市级以上“非遗”项目52项,其中锡伯族文化项目43项,占比达82.7%。

傅永林表示,下一步,沈北新区将继续对锡伯族的历史、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将锡伯族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把抹黑节等锡伯族大型活动打出全国知名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推进全区锡伯族文化产业提速发展。